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目录
项目申报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项目申报>>正文

关于转发<教育部社科司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023年06月13日 09:52  点击:[]

各相关学院、各位老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决定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课题分A、B两类,其中,A类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设立,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B类由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设立,两类课题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具体负责。现将A类课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范围及类别

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见附件1),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研究重点,鼓励多学科协同开展研究,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专长,认真凝练研究课题进行申报。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本专项课题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重大项目拟立项30项,每项资助经费50万元;重点项目拟立项100项,每项资助经费20万元。经费由山东省财政和中国孔子基金会资助,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进行统筹管理

二、研究周期、中期检查及结项要求

(一)重大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4年,重点项目研究周期原则上为3年。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期一次,一般不超过1年。

(二)成果形式包括论文、专著和译著等。成果应符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朴实,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反映当前学术研究前沿水平,体现相关领域领先水准。

(三)对重大项目,在立项第3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对重点项目不进行中期检查。中检时应提交课题进展报告和阶段性成果,成果应含至少1篇课题负责人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的高水平论文或理论文章。

(四)申请鉴定结项前,课题负责人须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本课题相关的高水平论文或理论文章。重大项目不少于4篇,重点项目不少于2篇。最终结项成果为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名义出版的著作,重大项目原则上30万字以上,重点项目原则上20万字以上。所有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须标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字样。

三、申报条件

(一)本专项课题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其他科研单位可以作为课题参与单位,但不能直接申报。

(二)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每个申请人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三)申请人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重大项目申请人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重点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本次项目: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负责人;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终止者,五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3.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4.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5.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申请人;6.已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项目经费资助的相同或相近的课题和成果。

四、其他要求

(一)申请人应按照本通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常见问题答疑》(见附件2)的有关要求进行申报。

(二)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人应同时填写《申请书》A表、B表,特别是B表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三)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请资格。

(四)各申报单位应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申请材料的审核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五)立项后,课题负责人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项目《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结项成果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

、申报办法及程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以兼职人员身份申报的,所在兼职学校须审核其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课题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本次课题申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进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平台”(http://keti.chinakongzi.org)(以下简称“申报平台”)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平台为准。

)自2023年6月17日起,课题申请人在机构账号科研处统一告知下注册个人账号,提交申报材料;科研处审核确认申报材料无误后,在相应类别的项目申报模块在线填写申报信息,并分别上传签字盖章的PDF版本《申请书》(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及附件材料(文件大小不超过80M)同时需报送2份纸质申报材料请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本次课题申报于2023年6月25日开始,7月21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校内纸质材料截止时间:2023年724

联系人:谭业、罗燕

联系电话:0731-88228186

电子邮箱:kyc@hnfnu.edu.cn

 

 

 

  科研处

2023年612

 

附件: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常见问题答疑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请书(A表)

 

 

 

 

 

附件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

 

一、重大项目选题

1.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源研究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研究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性认识研究

9.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研究

10.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过程与发展机制研究

11.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研究

12.中国传统法家治理思想资源研究

13.中国经学文献通史研究

14.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15.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研究

16.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17.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研究

18.儒家思想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

19.二十五史儒林传研究

20.孔氏族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21.近代经今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

二、重点项目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研究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研究

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研究

7.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研究

8.中华礼乐文明研究

9.中华文化典籍的域外传播和影响研究

10.中华传统智慧与当代文明对话研究

11.中华君子文化的当代诠释

12.“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及其新时代新形态研究

13.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研究

14.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研究

15.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16.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研究

17.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

18.中国传统美学研究

19.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研究

20.中国传统“天下为公”思想研究

2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研究

22.中国传统家国关系思想研究

23.中国传统公平正义思想研究

24.中国传统道统论思想研究

25.中国传统“成人”思想研究

26.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

27.近代中国大同思潮研究

28.传统心性哲学与新时代党性修养研究

29.天人合一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研究

30.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路径研究

31.历代黄帝祭文整理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32.儒道释互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发展研究

33.儒家的人格理想与时代新人的培育研究

34.儒家伦理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研究

35.儒学与当代家教家风建设研究

36.儒家“自我革新”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37.儒家思想与干部政德教育研究

38.儒家教化思想及其发展研究

39.儒学石刻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

40.书院与儒学的传播、发展研究

41.经学史研究

42.地域儒学史研究

43.海外儒学发展研究

44.亚洲孔子文化传播研究

45.中西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

46.中西比较视野中的文化多元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47.中西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48.中西道德哲学比较研究

49.比较哲学方法论研究

50.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51.稷下诸子文化研究

52.宋代经筵讲义整理与研究

53.宋明理学知识论思想研究

54.清代今文学《论语》诠释研究

55.历代学案补编与研究

56.历代杜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57.出土简帛文献与黄老道家研究

58.道家生态思想研究

59.佛教中国化及其文化角色研究

60.传统中医药典籍的整理与研究

 


附件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

申报常见问题答疑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以下简称专项课题)面向哪些学校申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都可以申报。上述高校系统外的人员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但可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项目。

2.是否按年度申报?

——不按年度申报。

3.是否实行限额申报?

——不实行限额申报。

4.哪些人员可以作为课题申请人?

——申请人必须是法人(高等学校)担保的高等学校有关人员,能够担负起课题研究实际组织和指导责任。其中,重大项目申请人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重点项目申请人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

5.作为课题申请人可以同时申报重大和重点两类专项课题吗?

——不可以。每个申请人限报1个项目,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课题进行申报。

6.申请人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课题申报吗?

——重大项目申请人不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人可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1个其他项目的申报。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7.在内地普通高校工作的外籍教师和港澳台教师是否可以申报?

——可以。由学校人事部门出具该教师聘用关系人事证明。

8.课题申请人可以是两个人或更多人吗?

——不可以,课题申请人只能是一人。校内多家单位或多校联合申报,也只能由其中一人作为课题申请人进行申报。

9.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能否申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人可以同时申报专项课题,但在专项课题批准立项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视为在研项目,将取消专项课题立项资格。

10.正在办理项目结项的项目负责人能否申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正在申请结项的,需于2023年715前获得结项证书、证明,方可申报

11.对课题组成员的年龄、职称、职务、国籍等有限制吗?

——没有限制。

12.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几个课题申报?

——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申报2个课题。课题申请人在组建课题组时应严格把握相关要求,并对此负主要责任。

13.课题名称可以进行改动吗?

——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专长凝练研究课题或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修改后的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14.《申请书》B表有关论证中能否出现申请人已发表文章的期刊名称、文章题目及承担课题的名称?

——为保证评审专家能够充分了解申请课题的研究基础,同时保证评审的公正,《申请书》B表可以出现申请人已发表文章的期刊名称、文章题目及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的课题名称,但不得出现本人所在单位、姓名等个人身份信息。

15.经费预算填报有何要求?

——申请人应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

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按照研究实际需要和资金开支范围,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按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批准后的预算,后期确需调剂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单位内部调整审批程序,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申报平台备案。

16.申报方式及材料报送要求是怎样的?

——本次课题申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进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平台”(http://keti.chinakongzi.org)(以下简称“申报平台”)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平台为准。

2023615日起,申报平台开放账号注册,请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时注册机构账号,登记相关信息,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课题申请人在机构账号下注册个人账号,提交申报材料;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申报材料无误后,在相应类别的项目申报模块在线填写申报信息,并分别上传签字盖章的PDF版本《申请书》(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及附件材料(文件大小不超过80M)。本阶段无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待立项公布后,已立项项目报送1份签字盖章的纸质申报材料(请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本次课题申报于2023年6月25日开始,7月25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未经申报单位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17.申报材料需重点审核哪些内容?

——重点审核以下内容:(1)填报的课题名称、项目类别、学科分类及申请书其他内容是否齐全、正确、真实;(2)申请人本人是否符合申报条件;(3)《申请书》B表是否出现申请人学校、姓名等有关信息。

18.项目批准立项后是否可以变更项目管理单位或调整课题组成员?

——可以。变更后的项目管理单位必须是普通高校,变更申请必须由新旧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同意,经批准同意后将项目转入新工作单位。

19.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如何办理?

——项目延期、变更管理单位、调整课题组成员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均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申报平台”在线分类管理,不接受纸质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工作按以下规定执行:第一类变更课题负责人、管理单位、改变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改变最终研究成果形式等事项,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审批,审批结果以系统显示为准;第二类因身体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自行申请终止项目,由管理单位审批同意后在系统中提交备案;第三类调整项目课题组成员,不超过项目研究最长期限的延期申请,由管理单位直接审批,在系统中提交备案。

20.申报、中检、重要事项变更、鉴定、结项的受理单位及联系方式是什么?

——受理单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部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0567号成城大厦A座1206室,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

0531-51778195,0531-51778196

13964906965,18753152150

 


附件3

课题序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

申请A表)

课题名称

项目类别

课题负责人

所在学校(盖章)

所在院、系、所

申请日期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2023年6


申请人承诺:

本人对《申请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课题组成员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申请单位和申请人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有权使用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字:

 

     

 

1.基本信息表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按照课题指南进行填报,可以对选题名称的文字表述进行适当修改;主题词:按研究内容设立,一般不超过3个,词与词之间空一格;涉及学科:一般不超过3个;课题负责人:限填1人;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请准确填写有效联系方式,尤其是手机和电子邮件。

2.申请书》填写要简洁、规范、准确、清晰,适当控制篇幅和字数。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请注意保持页面连续性和完整性。《申请书》填写完毕后,请在《目录》中标注实际页码。

3.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4.封面的课题序号课题指南选题序号“项目类别”为“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


 

 

 

一、基本信息表 ()

二、研究基础 ()

1.课题负责人学术简历 ()

2.课题组(含校内外)其他成员情况………………………...()

三、课题论证 ()

3.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

4.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

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6.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

7.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 ()

四、研究计划 ()

8.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

五、经费预算 ()

六、审核意见 ()


一、基本信息表

课题名称

学科分类

相关学科

研究类型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最后学位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身份证号

通讯地址

邮编

预期成果

A.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 其他

字数(千字)

申请经费

万元

计划完成时间


二、研究基础

1.课题负责人学术简历

提示:1.本人学习经历、工作简历、学术兼职、所获奖励或荣誉称号等基本情况2.本人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项目情况(限5项)

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立项号)

批准

经费

批准

时间

是否结项

1

2

3

4

5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限10项)

序号

成果名称

出版、发表、提交(鉴定)单位和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2.课题组(含校内外)其他成员情况

序号

 

性别

出生日期

职称

学位

研究专长

所在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来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注:1.本表填写课题负责人以外的所有课题组成员情况

   2.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要求提供成果首页并版权页复印件,但须注明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物名称、刊期。

三、课题论证

3.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2.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做出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评价,说明可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具体阐明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本项重点填写)。


4.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总体研究框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本课题研究在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文献发现利用或实践运用、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5.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的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具体阐明研究思路的学理依据、科学性和可行性。2.针对本课题研究问题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说明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项重点填写)。


6.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分别阐述提炼这些问题的理由和依据。2.本课题研究在问题选择、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文献资料、话语体系等方面的突破、创新或推进之处(本项重点填写)。

 

7.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

填写参考提示:1.按引用文献规范列出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2.基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和代表性文献资料的概要介绍,简要说明重要文献资料的选择依据、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

 


四、研究计划

8. 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研究的实地调研(或实验)方案、资料文献搜集整理方案、总体进度安排和年度进展计划。2.课题负责人和核心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和每年投入时间(月)。3.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字数,成果出版或发表、宣传推介的方式和计划。

 


五、经费预算

 

 

(万元)

经费预算的依据及用途的简要说明

申请经费总额

直接经费合计

业务费

劳务费

设备费

间接经费

其中外拨经费

 

申请经费年度预算

(不含其它来源经费;项目研究周期请参照申报通知填写。

年份

2023

2024

2025

2026

金额

(万元)

 

注:研究经费使用范围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填写


六、审核意见

所在院系/研究机构审核意见

(本院系或研究机构对申报课题的审核意见,可能为该课题研究提供的条件)

 

 

 

 

 

 

 

 

 

 

 

 

负责人签章  院系/研究机构公章

     

 

学校担保意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措施

1.为保证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在项目研究周期内有充足的研究时间而制定的特殊政策或措施;2.对《申请书》内容做真实性审查。)

 

 

 

 

 

 

 

 

 

 

 

 

负责人签章  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附件4

 

课题序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

申请B表)

课题名称

项目类别

申请日期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2023年6


 

 

     

 

1. 申请书(B表)与申请书(A表)的第三部分“课题论证”内容一致,网上申报课题时应将B表单独上传提交。

2.申请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所在学校等有关信息,否则按作废处理。

3.封面的“课题序号”为课题指南选题序号,“项目类别”为“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

 

 

 

 

 

 

 

 

 

 

 

 

课题论证

1.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2.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做出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评价,说明可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具体阐明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本项重点填写)。


2.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总体研究框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2.本课题研究在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文献发现利用或实践运用、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预期目标。

 


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的总体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具体阐明研究思路的学理依据、科学性和可行性。2.针对本课题研究问题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说明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项重点填写)。


4.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填写参考提示:1.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分别阐述提炼这些问题的理由和依据。2.本课题研究在问题选择、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分析工具、文献资料、话语体系等方面的

突破、创新或推进之处(本项重点填写)。

 

 

 

 

 

 

 

 

 

 

 

 

 

 

 

 

5.参考文献和研究资料

填写参考提示:1.按引用文献规范列出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2.基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和代表性文献资料的概要介绍,简要说明重要文献资料的选择依据、获取途径和利用方式。

 

 

 

上一条: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的通知

关闭

版权所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处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电话:0731-88228186  邮编:410205
ICP备案号:湘ICP备05000548号